重阳节别称为什么叫“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饮宴祈寿、拜神祭祖等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为什么会被古人称为“重阳节”呢?

第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最大的阳数,是阳之极,农历九月初九,月与日都是九,两个九相逢,也意味着两个阳数相重,故称重阳。阳是正面、光明的意思,重阳节代表着吉祥美好的寓意;但是九是阳数的极限,阴阳平衡、物极必反,过了九后,事物又会回到元点,重阳节也代表着要避免灾祸的寓意。所以重阳节有很多别称,比如茱萸节、老人节、登高节、菊花节、女儿节等,这些别称都突出了祥和健康,消灾祈福的主题。

第二、九这个数字,与古代神话传说有密切的联系,九是龙形图腾文化演变而来的文字,很多古文字和古绘画符号中弯曲的龙形与九字相似,所以古人也常用数字九象征帝王,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代表皇权的制度、建筑、服饰等都要与数字九挂钩;而且《易经》六十四卦的首卦“乾卦”,是象征极阳、极盛的卦象,在爻辞中以九比喻龙,描写了龙在不同时期的活动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