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5 08:06:40    

1841年,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莫须有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虽然他蒙受不平,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从而留下了一代名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诗句大意: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危及到个人生死也心甘情愿,岂能因为个人会受到祸害而就此躲开呢。

如此说来,不禁感叹林公崇高的思想境界。既然身在企业中,我想把它引申到企业里来:“苟利企业苦乐以,岂因得失避趋之”——只要对企业有利,即使付出再多劳苦承受一定委屈也应无所怨言,岂能因为考虑到个人得失或波及到个人利益就此躲避,袖手旁观呢。

我想,泱泱国土偌大企业,受过良好教育的充满忠义良知的人才还是大有所在。即便他们没有以林公的话标榜自己,但在他们心中有一种理念始终是存在的,那就是:企业兴衰,人人有责!

企业,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可以理解为“企业是一个组织”。紧密的组织像一张网,松散的组织像一盘沙。庞大的组织不一定能细事尽善,精小的组织不一定大事难成。

既然是组织,每一个组成组织的个人都是同等的责任,只不过分工不同、职责不同而已。不妨重品林公的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某些人来说,反而言之——即使对国家有利,但是涉及到个人生死安危,他却不情愿了,他会因为个人会受到祸害而就此躲开。有没有呢?当然大有人在!企业不也是如此吗?——即使对企业有利,但是涉及到某些人的个人利益,他们是不会情愿的,会因此而躲开的。

苟利企业,莫思避趋。决定企业发展进步的是思想——确切的说应该是一部分思想。这部分人才应真正理解什么是苟利、什么是避趋。多想告之那些身在其位不得其所的人,你何时才能明白苟利大局,何时才不惟个人得失而避趋呢。

我常怀怜悯之情,怜世人不明何谓苟利,怜政者善左右却谓之高明;悯忠士劳苦于风霜而无视,悯义者不惜以避趋然徒劳无功。一笑而视之。

忠良之士不乏,鼠鹰之辈尚存。矛盾的双方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彼此依托的道理,矛盾的存在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然而,可悲的不是那些寄生于草木间的虫蚁得以苟全性命,而是那些堂而皇之纳绿树以乘凉于大义而无睹的泛泛之辈。

国家、企业兴衰之道在于人和,在于个人的自明责任,恪尽职守。林公之情尽显浩然,今人更以常思敬勉。

相关文章:

方爵集成灶400服务号码全国售后的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5-11

浙派集成灶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5-11

凯尔文壁挂炉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5-10

志高燃气灶服务号码24小时-售后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5-10

林内(Rinnai)热水器客服人工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5-10

汇恒聚通保险柜用户售后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5-10

小艾集成灶售后号码多少实时反馈全+境+到+达05-10

瑞马壁挂炉全国统一服务号码-全国服务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