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为国际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示范项目、绿电交易服务中心接连落地临空经济示范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7:45:00    

世为国际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示范项目、绿电交易服务中心接连落地临空经济示范区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临空经济“风头正劲”

近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迎来多个重点项目——中国邮政青岛综合邮件处理中心、世为国际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示范项目、绿电交易服务中心相继签约落地。这是临空经济示范区聚焦“扩能提质”拼搏主线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临空经济示范区在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近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迎来多个重点项目——中国邮政青岛综合邮件处理中心、世为国际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示范项目、绿电交易服务中心相继签约落地。这是临空经济示范区聚焦“扩能提质”拼搏主线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临空经济示范区在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当下,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创新构建链主引领集群生态协同发展模式、综保区双循环产业生态赋能模式、商旅文产业流量驱动价值转化模式、高端制造产业园封闭运营模式四大发展模式,通过各环节创新要素保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链主引领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飞机频繁起降,跑道上引擎轰鸣,货运区装卸繁忙——这里是青岛连接世界的空中门户,也是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年1月至5月,青岛机场完成航班起降76131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103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9.18万吨。航线网络持续完善,累计开通客运航线180条,货运航线14条。首尔快线加密至每日16班,日韩航班密度稳居全国前三。

依托山东省首座4F级胶东国际机场的枢纽优势,临空经济示范区创新打造“链主引领+集群生态+协同发展”模式,围绕航空物流、培训、维修制造、低空经济四大核心板块,吸引中国邮政、FedEx等航空巨头落户,推动产业从“单一运输”向“全链条生态圈”跃升。

货运区,高附加值货物快速流转。2024年,青岛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27.94万吨,占全省总量48.76%。目前,机场已开通176条客运航线,覆盖110个通航城市,并与中远海运、海程邦达等107家货代企业深度合作,辐射全球的高效物流网络正在构建。

新签约的中国邮政青岛综合邮件处理中心项目将承担国内邮件处理、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邮件交换站、国际集中收寄、海关报关、跨境电商集散等功能。同时,将依托自有邮政航空飞机,完善国际口岸功能,打造中国邮政二级骨干邮区中心及邮政快递物流航空和陆运分拣转运中心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合高速铁路网络与航空运输元素的重要物流载体,大幅提升青岛国际邮件通关效率,完善临空型现代物流产业链条。

为延长航空产业链条,临空经济示范区还在航空人才培训、低空经济等领域展开布局。

在航空人才培养方面,青岛航空培训项目进展迅速,综合楼等主体建筑已完成封顶,整体土建工程完成70%,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临空经济示范区还联手上合组织经贸学院,谋划建设上合组织航空培训中心,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航人才高地,为中国航空业输送更多专业力量。

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划破长空,精准悬停后迅速投下救生圈,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展现着低空经济赋能应急救援的无限可能。作为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低空经济被视作城市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临空经济示范区通过整合青岛胶东航空交通研究院、蛟龙通航与新动航空等优质资源,构建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着力构建覆盖上合新区的低空服务网络,全力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青岛新动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种类无人机。

“保税+”模式激活开放新动能

走进青岛空港综保区,一个5平方米不到的空间里存储着价值千万元的关键零部件。作为上合示范区重要贸易枢纽,这里正通过“保税+”创新模式,架起“青岛制造”通达上合国家的黄金通道。

依托上合示范区平台优势,青岛空港综保区搭建起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进口原料保税增值—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以及面向日韩“日韩消费精品进口—本土特色产业出海”的双向循环体系,用新平台、新场景、新支撑、新通道高效配置内部资源,深度拓展外部市场。

在综保区一座加工车间里,来自印度的S18级辣椒正按照客户需求加工成调料、火锅底料等成品。这是综保区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高端食品加工产业的代表性场景。通过集聚上合组织国家特色药食同源商品资源,联动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综保区加大吸引龙头企业力度,利用仓储优势开展深加工、展示交易等功能,构建香辛料、药食同源商品产业链及供应链体系。

新签约的世为国际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示范项目同样规划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其他国际市场的“进口原料保税增值—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模式。项目聚焦非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依托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标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加工。产品计划销往国内高端商超以及日韩、澳新、欧盟及中东等国际市场,开辟“一带一路”农产品加工贸易新通道。

在打造“日韩消费精品进口—本土特色产业出海”的双向循环体系方面,综保区亦有不少探索。出口方面,和兴耀达1210平台将整合青岛假发、烟台家居、威海日用品等特色产业资源,通过数字化选品矩阵和本土化运营策略,开辟“青岛制造—跨境电商—欧美市场”新通路。进口方面,依托“1210直邮”模式,韩国CLT供应链将进口美妆、母婴用品等优质商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记者了解到,开关运行两年来,青岛空港综保区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推出一系列便利化举措:“一票多车”冷链模式提升物流效率20-30%,“分类监管+区内直转”年均为企业节省成本300万元,“药食同源”绿色通道缩短通关时间15天。

商旅文融合构筑临空经济新场景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民航博物馆内,一群航空爱好者正沉浸式体验航空探索之旅。这里陈列着全国机场航站楼内唯一的C919大飞机模型,在专业级飞行模拟舱内,孩子们手握操纵杆,全神贯注地体验着从起飞到降落的完整飞行过程;示范区内的上合清水湾数字产业园里,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体验鲜果收获乐趣。今年春季,临空经济示范区腹地的郁金香花海一亮相,便凭借飞机略过花海的独特场景,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地……以做大临空流量为目标,临空经济示范区不断勾勒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依托机场年吞吐量2600万人次的客流优势,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强机场航站楼及周边商业、文化、旅游业态谋划布局,通过“商旅文+”创新模式,对内深耕以青岛都市圈为核心的国内市场,对外拓展日韩及上合组织国家国际客源。消费流量与机场流量的相互赋能,正逐步构建起“交通引流—过夜消费—微度假体验—目的地经济”四级价值转化体系。

去年,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与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在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免税城项目达成意向,将着力打造集免税商业、高端酒店、文旅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旅游零售综合体。以此“链主”项目为契机,临空经济示范区还将撬动酒店、文旅等优质资源集聚,联动免税购物打造中国北方首个“旅游+”全业态图景的试验田,助力青岛打造“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

巨大的流量支撑,同样为打造临空区酒店住宿经济提供了成长沃土。目前,片区内投入运营的酒店达21家,另有4家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总客房数约4000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知名酒店品牌相继落户——携程丽呈华庭酒店已完成签约,希尔顿欢朋酒店开业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临空经济示范区正着力构建多层次酒店产业体系:在胶州北站片区规划建设物流仓储配套功能型公寓酒店;沿上合大道打造融合上合文化元素与胶州地域特色的主题酒店集群;在G204国道沿线布局彰显胶东民俗风情的快捷酒店走廊,打造特色鲜明、梯度合理的酒店产业发展格局。

绿色智造赋能未来产业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深化合作的关键领域。在此背景下,即将落成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作为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合作平台,不仅将为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一张生态名片,更将成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态环保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的示范性平台。

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核心启动区,位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的上合示范区绿色低碳科创园重点布局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其中,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临空经济示范区合作建设的区域性碳管理服务机构——碳管理体系(上合)服务中心就是典型代表。该中心承接服务绿色转型碳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碳资产管理与碳金融产品创新等一站式低碳服务。

“自去年9月揭牌运营以来,我们已累计培训企业人员200余人次,制定发布《胶州市碳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两项标准及‘国际气候碳中和生态智慧空港新城’发展导则。”碳管理体系(上合)服务中心智库专家周芳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成为占领国际技术制高点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托。其中,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绿色电力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引擎。据权威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绿电交易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临空经济示范区抢抓绿色发展先机,与中核汇能开展战略合作,将携手打造专业绿电交易服务平台。

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如同一个“绿色插座”,将积极吸引各类高校实验室及低碳企业集聚。中心建成后将着重构建两大业务体系:一是整合全省风光发电项目资源,建立绿证、绿电等环境权益交易体系;二是创新交易模式,开展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绿证交易、电网代理购电等多元化服务,通过市场化竞价机制,形成绿电溢价,促进绿色能源消费。项目落地后预计年销售绿电绿证200万张,可减少碳排放量100万吨,相当于种植900万棵树木的环保效益。

记者了解到,上合示范区绿色低碳科创园现已吸引励致医疗、中国海洋大学产业创新中心等机构入驻,涵盖生物环保、医疗健康等多个前沿领域。随着上合示范区绿色低碳科创园南部区域8月交付,碳管理体系(上合)服务中心的企业服务功能将迁至科创园,整合碳交易、绿电交易等务,搭建面向“一带一路”的绿色要素交易平台。

此外,临空经济示范区持续推进青岛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47亩,将重点发展智能成套装备、数控机床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山东智能制造装备引领示范区、北方智能制造装备国际合作试验区。

随着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重点项目相继落地,临空经济示范区正积极融入和服务“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以航空产业为引擎、综保区为开放平台、商旅文融合为增长极、绿色智造为未来方向,加速打造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新高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鹏辉 王萌)

相关文章:

世为国际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示范项目、绿电交易服务中心接连落地临空经济示范区07-04

暖心!施工单位助力农户打通06-29

“联”出木兰溪畔新画卷06-29

成都飞行体验地图发布,低空经济点燃蓉城夏日06-29

国铁济南局7月1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济南至威海最快2小时11分可达06-27

伊朗防长现身青岛06-25

汉阴: 果蜜红茶拓宽乡村振兴路06-25

中国中亚合筑生态治理“绿堤”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