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
几块酸枣糕、几片紫苏姜,这些躺在老长沙记忆里的零嘴,竟被“盘”成了文旅大戏的主角。95后长沙妹子李慧欣的创业故事像一碗文火慢煨的紫苏梅子汤,把市井烟火熬出了文化回甘。
老长沙人常说“呷得咸,看得淡”,在这渐行渐远的“咸淡”滋味里,藏着多少有待发掘的文化富矿。从唐代煮茶待客的“换茶”古俗,到清代婚庆馈赠的“换茶”礼仪,再到街坊四邻漆盒里的待客之道……这些散落在典籍与市井的文明碎片,被创业者用文创的丝线串成了珠链。这大概是传统文化正确的打开方式吧。
也许有不少人怀疑,小花片、酸枣子等上不得台面的零食,能翻出什么新花样呢?可李慧欣偏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她把老零嘴装进文旅礼盒变成新品牌,将酸枣糕博物馆开在潮宗街,唤醒了那些沉睡的老故事。于是,游客们按图索骥走街串巷,在古井边打水沏茶,于老巷中寻访旧事,用脚步丈量起湖湘文化的悠久。
这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幸福之城,向来擅长给寻常物事增添些别样风味。从火宫殿的特色小吃到文和友的复古街景,长沙人总能把市井烟火烹成文化盛宴。而今,“换茶子”的破圈再次证实,给老味道添点新佐料,让旧民俗赶上新潮流,青出于蓝、跨界混搭,既能守住城市的根,又长出了创新的芽。其实,何止是茶点?那些藏在方言俚语里的智慧,刻在青砖黛瓦上的记忆,都在等待被有心人重新擦亮。
老长沙呷茶要配“换茶子”,你晓得啵?|来长沙 创未来
相关文章:
老味道“加”出新价值05-13
多国美食连接起“舌尖上的世界”05-07
“五一”假期湖南接待游客超2732万人次05-05
阳信婚姻登记:五一我在岗 服务不打烊05-04
我国文旅产业一季度高位开局 持续火热05-04
安溪金谷溪岸打造“五一”限定浪漫!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