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周保进
“去,就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4年7月,周保进(右)与农牧民党员谈心。 受访者供图
如何了解现任村“两委”班子情况?如何收集群众诉求期盼?如何选出优秀后备人选?最近,在河北老家短暂休假的西藏丁青县沙贡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保进,一直琢磨今年村“两委”换届的细节。
今年是周保进在西藏工作的第11个年头。2014年,刚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周保进,坚定地选择了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里的西藏专项行动。
彼时,他查阅的资料里,西藏是美丽而神圣的地方,却也位置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去,就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带着义无反顾的决心,周保进奔赴服务地西藏阿里地区。
初次踏入阿里,连绵的雪山、澄澈的蓝天以及仿佛触手可及的白云,瞬间震撼了他,壮丽的景色也点燃了他对即将开始的志愿服务的无限期待。
很快,他被分配到地区扶贫农发办工作。“刚开始,就是学习公文流转、材料撰写这些基础的工作。”周保进回忆,有时会为准备材料加班到深夜,而支撑他的,正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多干点事情的信念。
这份“想着再多做点事情”的渴望,在来年更为强烈。2015年6月,当得知有到高海拔驻村的机会时,周保进主动请缨:“让我去吧,我想离群众更近一点。”
平均海拔5200米的革吉县亚热乡却藏村,距离县、乡政府路途遥远,路况也差,被当地人称为“孤岛”,遇上布满碎石的搓板路,颠得人像散架一样。村里的条件更是艰苦,驻村人员吃住都在村委会。村里30多户牧民,夏天散居在夏季牧业点。平时,周保进会跟同事一起走访村民,帮大家维修温室大棚、改造蓄水池等,解决实际困难。
一年的志愿服务期很快结束,选择的十字路口再次出现。恰逢西藏公务员考试,周保进坚定地选择继续留下来,在西藏扎下根。
2015年底,周保进考录到西藏丁青县沙贡乡工作。凭借在阿里积累的扶贫经验,他再一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周保进介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方方面面都要摸透摸清,而且要针对每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帮他们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一点儿马虎不得。
在沙贡乡沙贡村三组,周保进结识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永央扎巴。频繁的走访入户和推心置腹的交流,让周保进走入了这个年轻人的内心。永央渴望脱贫,却苦于没有门路。
在周保进的鼓励和帮助下,永央报名参加了劳动技能培训,并成功考取了特种作业驾驶证。紧接着,周保进又积极协调,为他争取到了生态岗位。自此,永央的生活慢慢发生了改变:每年过完年就外出务工,五六月份则上山挖虫草,下山后继续在工地打工。
勤劳的汗水,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周保进时常到永央家的小院,看着屋里添置的冰箱、电视、沙发,他打心眼儿里高兴。
2021年后,周保进的工作重心转向党建工作,深度参与村“两委”换届。这项工作周期长、环节多、责任重。
“每次换届,前前后后持续三四个月。”周保进说,前期要谋划,确定人选,选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提前制定方案,包括制作选票、组织村民等,对于换届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也要提前做好分析研判。
谈到这次换届,周保进有很多期待:“年轻人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头,我们想把更多的大学生,还有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纳进‘两委’班子。”
周保进说,他得扎扎实实干出点事。(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扎根西部的河北学子|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周保进:“去,就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08-21
花30元去“假装上班”的人:接受“假装面试”,时长996,久了就成真工作了08-16
全市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专题研讨班开班08-11
45年致追梦人丨林蓝:从一本书开始筑起国家一级图书馆07-28
太原在这些路段开始抓拍违停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