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账号被盗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个人信息泄露:微信实名认证信息被盗用后,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导致隐私泄露。财务风险:微信钱包中的资金和绑定的银行卡可能被盗用,不法分子可能通过发红包、转账等方式窃取钱财。诈骗风险:盗号者可能冒充微信用户的好友或熟人,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账号安全问题:账号可能无
“他每在你的账户上购买一张1000(元)面值的京东E卡,你就可以获得50块钱的佣金”,日前,有抖音博主曝光网上出租账号的套路,称其涉嫌洗钱。那么,真的有这等“躺赚”的好事吗?红星新闻记者近日登录社交平台及二手平台搜索发现,确有不少“借用京东账号”、“求账号”、“租账号”的帖子,并注明了金额不一的回报
网络侵犯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侵犯人格权盗用或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权。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权。发表攻击、诽谤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誉权。侵犯财产利益窃取他人网络银行账户中的资金。侵害网络虚拟财产,如窃取他人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侵犯知识产权擅自将他人作品进行数字化传输,规避技术措施,侵犯
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现通报如下。1、在Ap
滴滴出行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语言骚扰 :包括讲黄色笑话、评论乘客外貌、身材、衣着、索要私人信息等。行为骚扰:触碰乘客身体、车内观看淫秽、暴露等涉及色情图片、视频、广告等。危险驾驶:任何可能危害乘客安全的行为。违法收集个人信息非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过度
公安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和泄露信息的严重程度,处理方式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不构成犯罪当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时,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一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泄露个人信息给无关人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处拘留,并罚款五千元,有违法所得
公安部网安局“五一”小假期已至网警递上指南伴您度过安全又愉快的“五一”莫蹭“免费Wi-Fi”假期出行,蹭一蹭免费Wi-Fi把照片分享出去也是不可或缺。而不法分子利用这点,通过伪造免费公共Wi-Fi热点用来“钓鱼”,以窃取个人信息、登录凭据来进行其他恶意活动。防骗提醒在连接到公共Wi-Fi热点时,要选
查询自己社保买了多久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网上查询登录所在地的社保局官网,按照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即可查询到自己的参保情况。使用社保官方APP,如支付宝或微信中的社保查询入口,输入个人信息即可查询社保缴费记录。电话查询拨打当地的社保咨询电话(如12333),按照语音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可以得知自己的参保年数
遇到游戏欺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保存证据保存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记录,包括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联系方式等。详细记录被骗经过,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诈骗手段等。报案可以选择登录公安系统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在线报案。前往就近的派出所,向警察详细说明被骗过程,并提供相关证据,如诈骗犯的银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共发现57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工信部网站截图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通报(2025年第3批,总第48批)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