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质检仪”快速定位隐蔽瑕疵
甘肃平凉:案件质量检查
引入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点击运行,马上出结果!”近日,记者在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了解到,检察官们用上了一款“办案智能质检仪”——将案件导入案件质量检查评查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后,系统会自动扫描文书证据,定位办案瑕疵,实现案件质量检查评查全程智能化辅助。
“在对一起案件进行自检时,系统提示‘起诉意见书记载嫌疑人某年5月4日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而判决书显示其某年5月14日被羁押并于同年8月6日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前科时间节点存在矛盾’。办案检察官经进一步核实确认后,及时督促审判机关予以纠正。”平凉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车晨光介绍。
“200页的卷宗,系统能快速完成单案筛查,并定位问题所在,效率远超人工。”该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张效敏感受深刻,系统对其承办的2件案件快速检出的问题被复核采纳后,分管副检察长通过系统可一键核查采纳情况,确保问题整改无遗漏。
据了解,系统采用“智能筛查+人工复核”模式,通过解析法律文书语义、结构化提取要素,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检查评查,并最终由检察官决定是否采纳提示问题,以避免发生误判。
自今年5月初试运行系统以来,平凉市检察院将案件质量监督“事后抽检”转向“事中检查”,对179件在办和已办案件进行“全身体检”,查找到不少人工较难发现的“隐蔽瑕疵”,核查重点覆盖侦查、起诉、审判各个环节。(检察日报 南茂林 孙燕)
相关文章:
“智能质检仪”快速定位办案瑕疵07-12
河北秦皇岛:专门法庭助力长城文化保护07-06
胡昌升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07-05
中国公民海外遇害案8名歹徒被击毙,我使馆通报案件侦破进展06-28
小店遇到大麻烦06-24
守护少年的你,西青区“法援护苗”在行动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