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确诊超4000例!张文宏:人也是传染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1:32:00    

连日来,不断上升的确诊病例,使得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

确诊超4000例!

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

需要加强防护吗?

7月25日,广东中山市港口镇、南头镇、黄圃镇通报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当地号召社区居民在傍晚点燃蚊香,驱蚊灭蚊防叮咬。广州越秀区杨箕社区通报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社区已迅速开展全面灭蚊工作。

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25日发布通知,7月26日至8月1日,广州将开展防蚊灭蚊攻坚行动周活动。

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均为轻症病例

此外,广东省阳江市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目前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

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北京偶有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此前武汉疾控发文称,武汉市尚无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既往也未报告过该疾病。白纹伊蚊在武汉市广泛分布,一旦有病例输入,存在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

今年疫情规模为何会超以往?

很多网友表示,广东地区之前都是零散的个例,今年为何会突然大范围地快速传播?正在佛山指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

首先是外部环境流行强度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已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病毒输入到我国后,因为我国有传播媒介——伊蚊,因此进入了本地循环,造成了本地疫情小的暴发

气候、病毒型等原因也催化了今年的疫情规模远超以往。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孳生,密度比较高。另外,此次输入的病毒是印度洋流行株,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

不过即便如此,张文宏认为,如果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应该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并阻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张

张文宏提醒,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会帮助病毒的传播,从人到蚊,再传播给人,而现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让疾病出现跳跃性的传播——该病毒可以通过人员来往,将病毒带到新的蚊媒生活区域,进而拓展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区域

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一定会感染吗?

刘起勇表示,基孔肯雅热是通过媒介伊蚊来传播的。携带病毒的蚊虫叮人后,病毒在人体内会大量繁殖发育,等病毒达到一定量时,释放到循环系统,我们的器官就开始反应,这时候大约1—2天,人就发病了,发病了就会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这些症状陆续就出来了

从发病的前一天到发病第六天,这段时间蚊虫叮人以后,蚊虫会被感染,病毒会在蚊虫的中肠内大量繁殖,等病毒达到非常高量时,会释放到蚊虫的循环系统,从循环系统再到唾液腺,这时候蚊虫叮人,病毒就又可以传播。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

关节痛会持续多久?

基孔肯雅热的名称来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原意是“弯腰驼背”,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这也反映了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这也是它与其他蚊媒传染病,比如登革热等,症状上最大的区别。

刘起勇表示,根据经验,约有20—30%的人感染以后会有关节痛的症状,大多数关节痛症状会在几周到几个月内逐渐消失。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人症状超过半年甚至一年,造成一些后遗症,比如劳动力下降,还有关节活动障碍等。

――― ★ ―――

稿件来源|长江云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 人民日报 广州日报 广东发布 第一财经 看齐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向原创致敬

看齐编辑|冯丽娜

相关文章:

确诊超4000例!张文宏:人也是传染源07-27

中疾控: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处于今年以来第一个阶段性高位 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06-05

5月30日晚南昌开展统一灭蚊蝇活动05-23

为呼吸健康精准把脉!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开展“世界防治哮喘日”义诊活动05-07

后悔啊!呼和浩特4岁女孩突然确诊,妈妈惊了:真没想到!医生紧急提醒:这种病难以完全根治05-07

双肺全白,抢救12天!医生提醒:早期症状似感冒04-20

140人中毒!涉事日本酒店已停业!中使馆紧急提醒04-20

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这些日常处理方法请收好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