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个年”活动收获实效 安康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5:47:00    

陕西网讯(记者 刘思琦)5月20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安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浩介绍有关情况。

2024年安康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巩固衔接工作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教育公众满意度、医改监测评价、全民健身工作评估、信访工作法治化考核、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平安建设满意度均排名全省第一。

王浩表示,“三个年”活动收获实效,信心全面提振。今年一季度安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顺利实现“开门红”。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7.8%、11%、7.3%、6.5%,均排名全省第一。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12.3%、17.3%,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同时,将持续聚焦全周期服务项目建设;全链条培壮产业体系;全方位提升开放能级;全领域厚植生态本底;全覆盖共享普惠民生五方面开展工作。

全周期服务项目建设

聚焦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完善“谋、投、建、管、用”机制,优化“季度综合调度+月度专题调度+专项研究推进”模式。1-4月,44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9.2亿元、投资完成率41.4%,其中303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51个、开工率82.8%,预计带动项目投资增长14.2%、民间投资增长28.7%、社会资本投资增长22.6%。西康高铁隧道工程全线贯通,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段)路基施工完成,安康智算产业园、年产1200吨单晶硅靶加工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市县两级设立专班主责项目谋划,全市在库“四个一批”项目952个,总投资2585.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占比60%以上。

全链条培育产业体系

聚焦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主动对接省级34条重点产业链,促进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等产业融入全省分工体系。搭建产业链协同平台,重点企业接入率100%。启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开展“五上”企业遍访帮扶和“亲商助企日”活动,促进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31.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5.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1.5%;新增“五上”企业156户,创三年同期同比新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60.2%,排名全省第一。以旅游引流为切口打好提振消费硬仗,策划开展“春来早”旅游季活动2000余场次,一季度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5%、13.1%,清明、“五一”假期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0.4%、8%和13.1%、10%。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补贴资金1.4亿元,直接带动消费9.15亿元,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2%,排名全省第一。

全方位提升开放能级

靠前发力打好外贸拓展硬仗,加快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建成投用大龙网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积极申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增长沙、乌鲁木齐2条航线,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139.5%,“安西欧”中欧班列17条国际干线常态化开行,“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构建。党政领导带头叩门招商,1-4月实际使用内资、外资分别增长18.3%、55.3%。持续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硬仗,高质量建设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为重点产业链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聘任首席科学家和顾问专家85名,设立4支总规模5.1亿元的产业基金,推动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10%。

全领域厚植生态本底

自觉扛牢政治责任,以“争第一、当冠军”的决心筑牢生态防线,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采取“集中调度+一线调度”方式解决突出问题,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常态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排查整改,加强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和古树名木保护。巩固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成果,负氧离子监测系统重点景区全覆盖。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65,优良天数127天排名全省第一。颁布实施《安康市河道管理条例》,1-4月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2.9665,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Ⅱ类以上标准。

全覆盖共享普惠民生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积极打造欠发达地区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统筹推进“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组建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100个,覆盖师生23.6万人;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12个,下沉医技人员1344人;组建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总中心9个,结对帮扶725个村。聚焦稳就业促增收硬仗,深入实施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项目,“县级国企带镇村”“镇级乡建公司”“村级劳务公司”劳务组织模式全国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1万人。精准帮扶监测对象2.79万户8.96万人,风险消除占比77.2%,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超1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246个。

相关文章:

注意:雷雨出没,小心强对流!明日高温缓解,随后大范围雨水上线...05-20

记者在一线丨“5·20世界计量日” 为群众送上“计量惠民大礼包”05-20

有望成为今年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IPO!宁德时代登陆港股,上市首日表现强劲05-20

“三个年”活动收获实效 安康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05-20

1—4月,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05-20

做强自己,坚定不移走向世界(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05-20

山东宁津细分赛道深耕银发经济05-20

校地联动赋能林果产业 技术培训激活乡村振兴动能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