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刷到过,会自己买菜做饭的小猫小狗?类似这样AI生成的虚假视频,却让不少中老年人信以为真,表示想养同款宠物;还有用AI换脸的“老中医”直播售卖保健品,骗走老年人上万元养老钱,甚至连视频通话中的“好友”也可能是骗子伪造的幻影……
AI技术在为内容合成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双刃剑”效应也逐渐凸显,击穿着“眼见为实”的认知防线。
据统计,22年至24年初,仅“AI换脸”类诈骗案累计造成经济损失就高达2亿元。在AI盛行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不轻易相信来源不明的消息,警惕“完美人设”,谨记“真有事,当面谈”。
好消息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即将于9月1日施行,所有AI生成的内容都要“亮明身份”,提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竞争”。
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公众对AI认知能力的提升,AI技术会更好地造福人类而不是沦为骗子的工具。
评论员:刘瑞琪
视频制作:牛乐耕
相关文章:
一趟危险的车程:搞“擦边”,开直播,上才艺,还带货……05-01
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04-27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04-26
中国海警登铁线礁展开五星红旗,视频来了!04-25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全球首发,定义智能汽车“一核双基双元”新生态04-2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解锁高质量教学04-24
创新助推中国图书“走出去”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