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近日,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在南山科技园发布全球首款双形态人形机器人星行侠®P01,这款集本体与轮式模式于一体的创新产品,标志着这家成立仅16个月的科技企业在破解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难题上迈出关键一步。从2024年8月首款仿人机器人“夏澜”问世引发行业震动,到如今星行侠®以“双形态+场景闭环”破局商用市场,数字华夏正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实践其“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核心战略。

技术与场景实现“双重突破”
据了解,星行侠®搭载“风火轮”底盘系统,3D地图构建与智能避障模块使其能覆盖万平米级场景,电梯联动功能突破跨楼层服务禁区,该创新有效解决人形机器人领域长期存在的续航短、地形适应差等行业痛点。
这一技术突破,与数字华夏此前构建的“手眼心脑”架构形成协同效应。对此,公共关系与政府事务部总经理吴为曾详解其技术逻辑:星行侠®新增的手把手动作示教功能,可供用户快速录入与编排机器人动作。而“巨号APP”操控系统则让非专业人员也能通过极简界面完成表情管理和动作编排。

20万以内价格锚点撬动商用闭环
“机器人不是替代人类,而是成为伙伴。”吴为向记者揭秘技术商业化逻辑。零售模式下,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实现“客户进门即唤名”,依托CRM系统进行精准商品推荐;导览模式中,其内置2000+知识点库联动电子屏完成沉浸式讲解,教育科研时,基于情绪识别动态调整辅导策略,联合教培机构开发教学系统,最终技术深度耦合业务系统实现价值闭环。
星行侠®定价20万元以内的商用机型也直击场景需求,可定制的夹爪/灵巧手配置适配大型商超、连锁品牌等商业场景;支持10种方言及多国语言的交互系统满足会展、文旅的讲解场景。相较于首代仿生人形机器人数十万元级价格门槛,价格下探为商场、展会等高流量场景的规模化复制奠定基础。
为实现20万元以内价格突破,数字华夏预计在珠三角构建包含传感器、电机、丝杠、减速器等的自主供应链网络,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发展。这其中,南山区政府的政策支持成为关键助力,为数字华夏在政务大厅、社康中心等场景试点提供宝贵验证机会。
万亿赛道开启人机共处新纪时代
星行侠®的“情商”升级体现在情感计算模块迭代——通过声源定位与精准拾音技术,机器人识别用户语调变化,结合面部微表情分析,实现情绪精准判断。商业、展厅场景中,检测到用户疲惫神态时主动提供递水服务;政务大厅里,通过情绪波动预判需求及时引导。
这种“温度”背后是数字华夏对商业化服务的思考。“星行侠®配套的定制服务形成完整生态链,用户可自主选择仿生全脸/半脸设计,定制专属表情库与知识体系,甚至通过动作录制创作个性化表演。”
2024年12月与央视主持人同台主持,2025年3月入选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百强,4月斩获“最佳人形交互机器人企业奖”……这些里程碑与技术突破形成共振,推动企业在高盛预测的万亿级市场中加速卡位。
站在产业化临界点,数字华夏展现双重“野心”。技术层面持续优化行走稳定性与情感交互深度,商业层面通过星行侠®撬动零售、会展、文娱、教育四大场景规模化落地。对此,CEO沈健强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先进产品,更要通过有温度的交互让AI惠及每个普通人。”
相关文章:
星行侠®双形态机器人破冰商用市场05-12
组局“杀猪”、酒中“下药”、赌桌“出千”!这“剧情”演都演不出来05-11
连心警务|公安浐灞分局破获职务侵占案并构建长效护企机制05-11
花10万找网红带货只卖了两千块的货?直播带货乱象引关注05-10
浙江台州:机器人竞赛 激发科技梦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