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与你“同岗”——“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劳动节前夕,记者与气象观测员一起聊聊“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7:50:00    

大皖新闻讯百叶箱、酸雨检测仪、雨量计量仪……一天多次进入放置各种仪器的气象观测场巡检,每台仪器前都要去看一看。“遇到特殊天气的时候,可能还要加大巡检频率。”这,就是气象观测员的日常工作。单调枯燥的背后,是确保仪器采集的实时数据不间断上传,为日常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气象资料。

4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国家基本气象站,听合肥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员讲述关于气象观测的那些事儿。

4月30日早晨,合肥市气象台发布气象预报,当天白天到次日早晨:晴天到多云。偏西风3-4级,阵风6级;当天最高气温31℃,次日早晨最低气温17℃;预计5月1日,晴天。

这样一份简短的气象预报来自于哪里呢?4月30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驱车来到合肥市气象观测站,体验一下气象观测员的工作日常,从源头探究气象预报信息是如何采集的。

上午11点30分,记者来到合肥市气象观测站。据了解,这个气象观测站始建于1952年7月1日,先后经历了四次搬迁。现在的观测站是2019年1月1日开始启用的。

气象观测员吕品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18个年头,对工作流程烂熟于心。在吕品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气象观测站办公大楼附近的气象观测场。

据介绍,合肥市气象观测站地面观测采用自动化逐时观测设备,目前可以观测的项目有:气温、气压、风、降水、湿度、地温、蒸发、辐射、能见度、雷电、土壤湿度、酸雨、天气现象等。观测站同时开展大气成分、空气质量、大气负氧离子监测,还布设X波段相控阵雷达、极光水汽雷达、微波辐射计等设备。

吕品介绍,这些采集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数据库,供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制作天气预报,并为后期分析气候变化提供大量数据支撑。

从观测站到放置各种仪器的气象观测场,值班观测员风雨无阻, 每天都要来回跑几次趟,遇到例行巡检可能还要加密频次。

记者手记:致敬风雨守望者

几百米的观测路,他们走了千万遍——从晴空烈日到雷暴倾盆,从清晨薄雾到深夜寒露。在合肥气象观测站,吕品和同事们用在日月交替中坚守,在寒暑更迭中守望,用铿锵的脚步丈量着天空的喜怒哀乐。

枯燥的数字、复杂的曲线,这份工作难言有趣。但是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可能是与我们每一天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雨、雷、电……

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手指拂过百叶箱的谨慎,是暴雨中冲向雨量计的步伐。极端天气里,这群人是向着风雨奔跑的逆行者。他们沉默地守护来自天空和大地的"数据心脏",让每个小数点都成为守护生命的密码。

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每一个专注的背影都值得我们礼赞!劳动节,让我们向长期坚守在气象预报岗位上的气象工作者致敬!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见习记者 王浩 摄影报道

编辑 许正文

相关文章:

与你“同岗”——“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劳动节前夕,记者与气象观测员一起聊聊“天”05-01

最新进展:贵州“1男2女婚礼”闹剧警方已立案,正在取证侦查04-29

以邮为媒 展月季之乡风姿丨南阳月季 香飘五洲04-29

曹县籍航天员宋令东父亲:希望令东平安归来04-29

跨越山海,在海南遇“舰”你——海南舰首次面向内地公众开放侧记04-28

吴江为新就业群体建起462个“家”04-28

优化营商环境,湖南学什么⑤丨合肥点亮“科创之城”——安徽优化营商环境观察04-28

记者探村 | 岭南水乡焕新颜,静待八方来客!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