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丨企业欠款陷两难困境 倾心调解助两企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9 09:16:00    

近日,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切实帮助双方企业纾困解难,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生产经营需要,某电力电气公司向某贸易公司采购LED照明器、投光灯等货物。然而在支付部分货款后,某电力电气公司就因多笔项目款未能如期收回,导致资金链紧张,无力偿付剩余货款。某贸易公司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要求某电力电气公司及时支付合同中约定的剩余货款。

收到案件后,法官立即对该案背后的症结进行细致剖析。经调查,法官发现某电力电气公司并非恶意拖欠,而是陷入项目回款难的困境之中。但此时某贸易公司作为货源供应商,同样亟需资金维持运转。若直接判决且进行强制执行,某电力电气公司可能瞬间倾覆,某贸易公司亦可能面临“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的尴尬局面。

基于此种情况,承办法官立足“法理、事理、情理”展开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法官首先从法律角度清晰地阐明了合同效力与被告应履行的付款义务,随后详细分析了某电力电气公司项目受阻、资金周转失灵的经营现实困境,引导某贸易公司了解其偿付意愿与客观情况,最后以情理为引,唤醒双方长期合作积淀的互信,强调“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的长远智慧,希望双方共寻解决之道。

经过多轮坦诚沟通,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电力电气公司所欠债务分为四期履行。首期款项在协议签署后短期内支付,为某贸易公司注入“及时雨”;在首期回款到位后,某贸易公司亦承诺申请办理某电力电气公司解封事宜,保障其正常经营,为某电力电气公司争取到了“喘息之机”。

一直以来,宽城法院始终聚焦企业司法需求,致力于营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此案在调解过程中,找到了依法平等保护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次生动实践。今后,宽城法院将继续通过采取“放水养鱼、生产自救”策略,助力困境企业“回血造血”,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马天海

来源:宽城区法院

吉林省媒体求助维权热线 请联系马主任: 156 4341 7777 (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 9819 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 2468 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 7867 1922(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

“新三样”科创界廉玉波、吴凯、李振国入围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08-21

海兰信(300065.SZ):公司的海底数据中心具有24小时全天候内外部的监控设施08-18

花30元去“假装上班”的人:接受“假装面试”,时长996,久了就成真工作了08-16

芒果超媒:因个人原因 申亚东请求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08-14

ST晨鸣:公司未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08-14

观想科技成立新公司观想智建,拟发力“人工智能+基建”领域08-13

南宁一公司董事长为17岁未成年人,引发热议!本人发声08-12

打车遇司机绕路1.5公里,乘客索赔648元,法院判了!07-27